一、洗屁屁
1.男宝:从下往上洗;女宝:从上往下洗
2.用棉柔巾沾温水洗,擦一张扔一张,不要重复在盆里洗,水会被污染
3.洗完用云柔巾轻轻按压干水分,不要用普通纸巾,普通纸巾遇水容易破,纸屑会粘在屁屁上
4.擦完涂抹上护臀膏,穿上尿不湿,提腿更换,臀部离地面不要超过一拳,容易伤到脊椎
二、红屁屁
1.轻度:用氧化锌软膏,涂2次,吸收后再敷上一层屁屁霜
2.中度:红霉素软膏,涂2次,症状缓解后停用
3.重度:大面积泛红、破皮,渗水溃烂,需要及时就医处理
总结:红屁屁主要得注意清洁卫生,勤换纸尿裤,2小时换一次,拉臭臭要及时用流动水清洗干净,晾干屁屁涂抹护臀膏
三、洗澡
1.洗澡时间:选择在喂奶前1小时或喂奶后1小时进行,避免婴儿饥饿或刚吃饱时洗澡。
2.环境温度:将室内温度调节到26°℃-28℃,避免婴儿着凉。
3.洗澡水温:水温控制在38°℃-40℃,可以用手肘内侧试水温,确保不烫不凉。
4.洗澡顺序:洗脸-洗头-脱衣服-洗澡,沐浴露一周用一次,一次时间不宜过长,10分钟左右,以免着凉
5.洗完澡:及时擦干,给脐带消毒,涂抹身体乳或抚触油注意事项:打完疫苗24小时内不要洗澡
四、喝奶量
注意:每个宝宝的胃容量和需求不同,奶量标准仅供参考,需要观察宝宝的反应,如果宝宝表现出饥饿或饱腹的信号,以及宝宝的体重增长情况,调整奶量。
五、口水疹
新生儿口水多是一种常见现象,通常是由于唾液腺发育逐渐成熟、吞咽功能尚未完善所致。口水增多会导致嘴巴周围长红点点、发痒,甚至出现小水泡
应对方法:
1.保持皮肤清洁干燥:用柔软、吸水性强的云柔巾擦拭宝宝嘴角、下巴和颈部的口水,避免用力擦拭
2.清洁皮肤:每次喝完奶用湿巾及时清理干净嘴巴周围的奶渍,保持干爽
3.涂抹保护霜:擦拭干净后,在宝宝口周涂抹婴儿专用的润肤霜
六、肠胀气
原因:由于宝宝的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、喂养方式不当或吞咽过多空气引起
应对方法:
1.每次喝完奶拍嗝:喂奶后将宝宝竖抱,让头部靠在肩膀上,轻轻拍打背部
2.给宝宝按摩腹部:以宝宝肚脐为中心,用手掌轻轻顺时针按摩腹部,每次5-10分钟,每天2-3次,也可温毛巾热敷宝宝小肚肚10分钟
3.白天清醒时多趴睡、飞机抱、做排气操
4.母乳喂养的妈妈少吃排气食物如:豆类、洋葱、卷心菜、辣椒等
七、拍嗝
1.将宝宝竖直抱起,让宝宝的头部靠在你的肩膀上。
2.用一只手托住宝宝的臀部和腿部,另一只手轻轻拍打或轻抚宝宝的背部。
3.拍打时,手掌呈空心状,从下往上轻拍,避免用力过猛。
4.喂奶时,宝宝猛喝几口停下,应该是被嗝卡主了,先给宝宝拍嗝,拍完再喂奶
八、抱宝宝
新生儿的脊柱尚未发育完全,需要特别注意支撑好头部和颈部。横抱:让宝宝平躺在你的手臂上,头部靠近你的身体。一只手托住宝宝的头部和颈部,另一只手托住宝宝的臀部和腿部,确保宝宝的身体呈一条直线
九、哄睡
1.捕捉宝宝睡眠信号,比如:打哈欠、揉眼睛、烦躁哭闹、眼睛发直
2.固定的睡前仪式:洗澡、换尿布、喂奶、确保身体处于舒服放松的状态
3.将宝宝抱在怀里,轻轻拍打宝宝的背部或臀部,可以放白噪音
4.当宝宝进入浅睡眠状态,可以尝试将宝宝轻轻放下:先放下宝宝的屁屁,然后抱着头的手臂放床上,最后轻轻抽出
十、睡头型
0-6个月时宝宝睡头型的黄金期,这个阶段宝宝头骨较软,可塑性强
0-1个月:侧头侧身睡
左右两边定时更换,每隔2-3小时翻动一次,避免长时间同一姿势
2-3个月:以侧睡为主,仰睡为辅
白天仰睡+晚上左右轮流侧睡
4-6个月:侧睡和仰睡交替进行
哪里不圆调整哪里
十一、攒肚
1.出现的时间点一般是2月,攒肚和便秘的不同,攒肚的便便是正常的黄色,便秘比较干硬
2.若宝宝攒肚时间过长,超过3天,可以用棉柔巾沾温水+植物油,轻轻抹在宝宝肛门处,刺激排便
十二、惊跳反应
是新生儿特有的,发育过程中的正常反应,一般在三个月后逐渐消失,可以打上襁褓,床睡袋,更有安全感
十三、脐带护理
1.在脐带未掉落前,每天用碘伏棉签,给宝宝肚脐消毒,要把宝宝脐带拎起来一点,脐带根部要抹到
2.洗完澡要及时擦干脐带周围的水分,消毒,保持干燥
十四、鼻屎
1.堵住鼻子的情况,用棉柔巾沾温水放在宝宝鼻梁上,等鼻屎软化滑出
2.滴点生理盐水或者VD到鼻腔,等鼻屎软化后滑出
十五、穿衣
1.52码连体衣3套;59码3-4套
2.0-3个月比大人多穿一件,3个月后和大人一样
3.判断冷热:不要摸手脚判断,小宝宝神经末梢还没发育完善,手脚会凉一些,要摸宝宝后背,温温的不出汗说明正好
十六、黄疸
生理性黄疸:多晒太阳、多吃多拉,出生后10天左右会自动消退病理性黄疸:四肢及手足也出现黄染,宝宝食欲下降,嗜睡等情况要及时就医处理
十七、发烧
1.体温在38.5℃以下:精神状态良好,手足是热的情况,可以用退烧贴,多喝开水,不要捂住,少穿点散热,物理降温
2.体温在38.5℃以上,吃退烧药,观察情况,随时就医
十八、宝宝哭声解读
1.饿了
特点:哭声急促、高亢,有节奏感,通常在喂奶后2-3小时出现,可能会有舔嘴唇、吸吮手指的动作
2.困了
特点:哭声较为低沉,可能伴有“啊~”的声音,节奏较慢,伴随打哈欠、揉眼睛、抓耳朵
3.不舒服
特点:哭声缓慢、低沉,可能伴有间断的呜咽声,常见原因:尿布湿了、衣服过紧、过热或过冷
4.肠胀气或肠绞痛
特点:哭声尖锐,身体可能显得僵硬,双腿蜷缩,双手紧握,每天在黄昏,某个特定时间哭泣,并且不容易安抚好
十九、其他日常护理
剪指甲:宝宝指甲长得快,容易自己挠花脸,每周剪2-3次,可以趁宝宝睡着后剪
吃VD:出生15天后开始吃,VD,AD
眼屎:用棉柔巾或者湿巾沾温水轻轻擦拭
头垢:不能硬扣,可以涂抹抚触油软化10分钟,再轻轻擦洗掉
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